《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由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主持编纂,是刊发东亚儒学研究成果、探讨东亚人文学的综合性学术丛书。为促进儒家思想海外传播,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新春伊始,《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第一辑:儒学的现代意义与汉字文化圈的复兴》(朴银姬主编,姜娜、孙蕴副主编)和《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第二辑:东亚儒学、人文学的新视野》(朴银姬主编,张广村、黄修志、秦跃宇副主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第一辑共分两编、十四篇文章,以“儒学的现代意义与汉字文化圈的复兴”为主题。
第一编“儒学的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共收录了六篇文章。首先,朴银姬高屋建瓴地从理论角度出发,在《儒学的现代意义:基于中日儒学的现代形态与理论背景的思考》中回顾了20世纪以来中国儒学研究的历程及特点,在此理论背景下从普遍与特殊、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个体”含义、多元主义价值观角度出发来探析中国儒学的现代形态。其后通过与韩国儒学现状相较,强调包括儒学在内的思想“日本化”问题,并从日本企业文化、管理观念、日本家庭教育的人伦道德理念等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儒学日本化的具象表现。最后指出,在探索儒家思想与现代性的关系时,不仅要依据概念、判断、推理进行逻辑评价,还要依据其社会文化功能进行历史经验的评价,提出儒学的现代意义具有和谐性、导向性、学术性、日常性等四个特点,认为今后儒学研究必须注重现代儒学的文化责任、对儒学现代性的深层思考两个层面。本编接下来的论述就是围绕着朴文提到的儒家思想的历史维度、变迁特征及具体例证展开的。内山直树以日本最初的完整儒学史著作、伊藤东涯的《古今学变》为分析文本,认为在儒学教义会随着时代变化的观念并不普及的文本成书时,《古今学变》明晰了古今儒学的变迁过程,质疑儒教教义不变说,在当时是开辟性的著作,高度评价了它的历史性。牧角悦子在《儒教在日本——其发展过程和特征》一文中梳理了日本接受儒教的历程,并以池田光政和他建立的闲谷学校以及龟井南冥的《论语语由》为例来分析儒教的多面性在日本的特色性发展以及儒教理念被高度净化的形式。
在如上三位学者从理论与历史角度出发对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历史性进行宏观分析之后,王爱亭与张广村分别提出了两个具体案例来讨论儒家思想在现当代的潜在意义。王爱亭从《通志堂经解》收录的本子的特点着手探讨其价值所在。认为《通志堂经解》收录了大量罕传著作,对于宋元经学文献的保存与流布,以及宋元经师研究成果的汇集与传承意义重大。张广村以《礼记·大射仪》和《习武序》为中心,挖掘多被人忽视的古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学之重要性,认为在当今的儒学重构思潮中很有必要重申武学在儒学教育体系中的教化意义,即正身心、习礼仪、建功业、体大道。本编最后,商兆琦首先介绍了丸山思想的源点、方法及论断,之后又以平石直昭的评述为核心介绍了围绕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一书展开评判的几家学说,最后评述丸山学说的价值在于深刻把握住了朱子学、仁斋学、徂徕学和宣长学的各自性格及内在结构特点,重塑了近世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寻找各学派之间思维的内在关联,探寻近代思维的萌芽,追问了牵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二编“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共收录文章八篇,李成市、张源哲、町泉寿郎、宋浣范、金俊重点探讨“东亚世界论”“东亚汉字文化圈”“大同世界”等“东亚命运共同体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及今日之可能性,其后又有以文字、汉文为核心的三篇实例论考。
首先,李成市在《“东亚世界论”的构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中介绍了作为战后日本历史学界基础性理论的“东亚世界论”的概要、提出的历史背景、局限性和意义。李的观点完全呼应了本辑的主题,即强调在宏观比较视域中考察儒学的发展及现代意义。张源哲在《浅析东亚汉字文化圈空间的形成》中介绍了“小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亚汉字文化圈内地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小学”由兴至衰再复兴的过程。町泉寿郎在《日本汉学的过去与现在》中指出,我们经常认为19世纪是“汉学”让位于“洋学”并开始衰退的过程,但实际上却是中等教育中的“汉文”作为有关于言语道德的教学在逐渐渗透的历史过程。宋浣范在《儒教的接受与共同文化圈的成立》中首先探讨儒教和儒学术语在东亚的使用情况。接着通过儒家典籍、论语和千字文习书中出现的典籍木简,考察古代韩国和日本接受儒教的状况。与如上几篇重点论述日韩“东亚世界观”文章相呼应,金俊则以中国思想家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中心,探究中国近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国与共同体意识。通过人类在大同社会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的全过程描绘,认为大同社会儒家式理想国具有社会进化论与东亚传统大同思想融合统一、鲜明的近代性等特征。
孙蕴在详细考察文渊阁的建制及功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渊阁书目》的纂修过程及作者,版本,编纂体例,包括分类特点、著录特色在内的编纂特色以及后者对该书目的评价。全香兰、闵丙俊以谚解类书籍为研究对象,对朝鲜时期中国典籍译著的产生背景、类型以及翻译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结谚解类书籍对韩国的语言、文化和学术方面带来的影响,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参考。江藤茂博在《近代日本的高等教育·学问形成与汉学以及财界人士—兼论渋沢栄一·根津嘉一郎》中阐释了近代日本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帝国大学与富商创办的学校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涩泽荣一和根津嘉一郎的汉学观分析近代日本汉学的变迁原因及学问形成特点。
由此,通过两编、十四篇文章的论述,东亚、东亚儒学、东亚命运共同体等学术概念揭开了神秘莫测的面纱,成为可以了解、可以感知、可以近距离观察、掌握、充分运用的文化资源,成为东亚社会互动与融合的绝佳媒介,为21世纪东亚地区的深入文明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与优质平台。
《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第二辑,以“东亚儒学、人文学的新视野”为主题,从现当代中日韩朝比较文化研究层面,探讨如何理解东亚儒学和人文学的新视角,如何将这些借鉴意义进而反馈到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当中,在对比研究中取长补短,促使本研究内容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编八篇论文主要以儒学为研究对象,李士彪《仁井田好古<毛诗补传>引何楷说考》,是针对日本江户時代学者仁井田好古《毛诗补传》对明代学者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征引做的专题研究。翟江月《说“勇”》主要探讨“勇”在释儒道三家文化中的体现,并探讨其普世价值,同时通过对儒家文献的梳理,对“勇”字的内涵做出新的阐释。
黄修志《王权与儒学:明清时期朝鲜对华书籍交流与“小中华”意识》,探讨了明清时期朝鲜对华书籍交流与“小中华”意识养成的互相促进关系。论文从明清赐书、明代朝鲜购书、清代朝鲜购书三个视角分析了汉文书籍的传播与朝鲜“小中华”意识形成的关系。韦春喜《南宋理学史学观与史论诗》探讨了南宋理学思想笼罩下,史论诗创作的特征:以道观史,行道则兴,废道则衰。文章分析了时代风气下理学对史论诗创作的必然性,以史经世、识统察机和标崇义理的理学史学观对史论诗的影响。井上厚史《朝鲜儒教与元朝儒教—寻找朝鲜儒教的根源》一文,就朝鲜儒教的根源问题提出并非源于宋儒的新观点。辛炫承《中国儒学和近代西欧学术用语的受容—以日本学者西周的译语为中心》一文,以日本学者创出的东亚近代学术概念用语为中心,重点分析译语问题的思想基础及其超国家的思想。李东哲《朝鲜后期经学史对孟子解释的创新》一文,旨在概括朝鲜后期儒学对《孟子》“善国”的解释学史。涂谢权《理学影响下方回的散文创作》探讨了方回休官后朱子理学对其散文创作理念和实践的影响。
第二编八篇论文以东亚的文学、历史、艺术等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化研究为主要方法,对东亚人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禹京燮《17世纪归化朝鲜的汉人及其皇朝遗民观念》一文,着重考察17世纪中叶,明清更替前后,韩半岛和中国内地出现的移民潮及其对朝鲜王朝政治思想所起的影响。李文哲《日韩“民众文学”叙事方式的特点:“以人为本”思想的新起点》一文,关注新时期日本和韩国“民众文学”叙事方式问题,着重探讨当下日韩“民众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叙事方式的特点,解析“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日韩文学的现状。赵强石《关系论思维和东亚文化》一文,以文学和文化为研究对象,以被称为东西方文学起源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中心进行比较。袁向彤,宗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国的昆曲与日本的能剧艺术》一文,对比分析了日本能剧和我国昆曲的保护与创新工作,提出关于非遗改革的相关建议。张成良《中国故事的议题设置与国际舆论主动权把握》一文,探讨中国故事议题设置的重要意义。
全丙哲《朝鲜学者对<论语>“乐山乐水”篇的解释及其内在修养论》梳理朝鲜学者对《论语ㆍ雍也》中“乐山乐水”篇的论点和主题。姜贞和《韩中旅游文学中的两大肖像-智异山和泰山》对智异山和泰山游山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智异山和泰山在游览特点、象征性等方面的不同。穆亚格《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调查与研究——以韩国留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一文,研究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上述论文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以独特的问题切入,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东亚儒学、人文学的新视野”的主题,展示出比较文化研究的魅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丛书秉承东北亚研究院“亚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之治学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之办刊方针,致力于搭建求真创新的亚洲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汇粹学术思想与观念之精华,努力推动东亚儒学研究事业的进步。作为一个以东亚儒学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本丛书致力于打造独具亚洲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丛书。
(2019.2.28)